九游娱乐玛氏中国王可:玛氏立足百年传承在可持续发展与财务目标之间找到平衡点
栏目: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5-01-22
 玛氏作为一家百年家族企业,始终坚持不上市的独立运营模式,以超越常规的时间视野来布局未来。  2.公司制定“指南针”指导可持续发展方向,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制造,再到产品包装与回收利用,实现环境友好与资源高效利用。  3.玛氏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如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16%,业务增长超过60%。  4.除此之外,公司还通过“一代人的可持续发展计划”,在护地球健康繁荣、助人类蓬勃发展和促

  玛氏作为一家百年家族企业,始终坚持不上市的独立运营模式,以超越常规的时间视野来布局未来。

  2.公司制定“指南针”指导可持续发展方向,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制造,再到产品包装与回收利用,实现环境友好与资源高效利用。

  3.玛氏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如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16%,业务增长超过60%。

  4.除此之外,公司还通过“一代人的可持续发展计划”,在护地球健康繁荣、助人类蓬勃发展和促人宠福祉建设三大方面开展多样的可持续实践与探索。

  5.玛氏与华润万家合作,在线下门店举办“好孩子爱社区”课堂活动,实现环境和商业的可持续发展。

  德芙、益达、M&M’S、士力架、绿箭、皇家宠物食品、美士、希宝、爱肯拿……在玛氏,消费者能找到一系列喜爱的休闲食品、食物以及宠物护理产品与服务。同时,玛氏也是一个承载着百年传承与家族荣耀的名字,一直以来都以其独特的经营理念和坚定的可持续发展承诺而闻名。作为一家坚持不上市的家族企业,玛氏得以在决策过程中免受资本市场短期波动的影响,从而能够以一种超越常规的时间视野来布局未来。这种难能可贵的自主性,赋予了玛氏在研发、生产、九游娱乐平台市场拓展等多个维度上深远的投资眼光与前瞻性的战略规划能力。

  与此同时,玛氏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深深植根于企业愿景之中。玛氏制定了公司发展的“指南针”,明确指导着玛氏可持续发展方向。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制造,再到产品包装与回收利用,玛氏致力于在每一个环节都实现环境友好与资源高效利用,为全球消费者及宠物提供优质、美味且对环境负责的产品。

  玛氏箭牌中国商务及可持续发展副总裁王可就玛氏的长期主义理念、可持续发展战略及中国市场相关举措等话题,接受了澎湃新闻的采访,为我们揭示了玛氏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深耕细作与未来展望。

  澎湃新闻:玛氏作为一家百年家族企业,始终坚持不上市的独立运营模式。您认为这种企业自主性对玛氏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有何独特优势?在无需外部资本监督的情况下,家族企业为何仍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王可:我是在2019年加入玛氏的。进入玛氏后,我对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投资决策深感好奇,为何能如此顺畅?

  正如我们的CEO(玛氏公司首席执行官Poul Weihrauch)所强调的,作为家族企业,玛氏在决策时并不局限于短期的季度考量,而是从更长远的角度——即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视角来规划。这使得我们能够进行更为深远和持久的投资与规划,而不必受限于每个季度严格的财务指标汇报。

  除了自主性之外,玛氏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企业价值观、信念与担当都非常契合。企业愿景“未来始于当下”(Tomorrow Starts Today)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写照。据世界经济论坛统计,过去20年间,全球极端天气事件已造成了高达2.8万亿美元的损失。面对这一严峻挑战,玛氏作为休闲食品行业和宠物食品领域的领军企业,展现出了其应有的担当精神。玛氏认识到,当前形势迫切要求企业采取积极行动并进行相应的投资,以应对未来气候的变化。

  澎湃新闻:玛氏始终倡导长期主义,不仅关注财务目标。但企业发展仍需财务方面的目标,玛氏如何在可持续发展与财务目标之间找到平衡点?又如何确保可持续发展本身的“可持续”?

  王可:玛氏一直坚信,生意增长、财务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玛氏,我们从战略、绩效、组织架构,也包括人员配置和管理流程上,全方面保证这两方面的平衡。

  首先,从战略层面来看,玛氏制定了公司的核心“指南针”。指南针包括四个关键领域,其中有两个是非财务指标,即“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和“积极的社会影响”。这四个维度在公司决策时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指标占据了一半。

  其次,在绩效管理方面,管理层的绩效评估与这四项关键指标紧密相连,包括“指南针”中的两大非财务指标,玛氏也设立了清晰明确的目标和衡量标准。

  在人员配置上,玛氏休闲食品业务在全球范围内配备了数十名专注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专业人员,他们负责研究新环保材料、推动再生农业等工作。如果将宠物业务也纳入考虑,这一数字将超过百人。

  此外,玛氏还通过管理流程来确保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具体来说,每年我们都会制定下一年的工作计划,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肯定在CEO的工作计划上。可持续发展究竟需要投资些什么?实际上,这些都已被纳入了我们的管理流程之中。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初期,并非所有项目都能立即实现减排与节省成本的双重目标。比如说,可降解复合纸包装虽然能在工业堆肥条件下六个月内90%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但其成本却比普通塑料高出三倍之多。这无疑会增加产品的成本,仅是更换纸包装我们就花费了上千万。这一举措可能会让我们的成本上升,然而,更换为环保的包装却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我们也很欣喜地看到,玛氏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得到了消费者的积极回应。根据凯度《2023中国可持续行业指数》年度白皮书数据显示,与2020年对比,中国市场可持续倡行者与考虑派的占比分别上升了7%和2%。在全球,玛氏自2015年以来,将全价值链温室气体(GHG)排放成功减少16%,同期公司业务增长超过60%,持续实现业务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这些数据都证明,我们做到了生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两者的平衡。

  澎湃新闻:玛氏“净零蓝图”提出的2050年实现全价值链温室气体(GHG)净零排放的目标,这是一个宏大的目标。玛氏中国在实施这一蓝图时,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如何确保从原材料采集到产品包装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王可:从价值链开始,从农户原材料采购到包装设计、生产、运输,甚至和零售商如与华润万家合作,包括消费者教育,我们全方位实施可持续发展价值管理,积极助力中国双碳目标实现。

  以原材料端为例,皇家宠物食品与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在江苏省盐城市的皇家小麦原料主要种植基地合作,推广小麦再生农业技术试点。通过免耕、优化肥料养分管理等方式,促进土壤健康,增强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的固碳能力,从而帮助农户降本增效,提高作物应对极端气候的能力。项目为期四年,目前第一季的小麦刚刚播种完成,希望未来能探索出一些好的经验,更好地推广。

  另外,在原料端和农户的合作,我们也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在玛氏休闲食品业务中,乳制品的碳足迹排放量位列第二。因此,我们在2024年5月发起“Moo’ving Dairy Forward”的可持续乳业计划,承诺在未来的三年投资4700万美元,和四个全球领先的乳业供应商一起,共同管理奶牛肠道甲烷排放、粪便管理和饲料生产等关键环节,从而减少乳业供应链的二氧化碳排放。

  在包装方面,我们致力于减少塑料使用和推广可持续材料。例如,2024年12月,大大泡泡糖和真知棒的瓶身由原生塑料升级为再生塑料;真知棒的棒棒从塑料棒升级为纸棒,选用森林管理委员会(FSC)认证的纸质材料。近期这两款产品包装的全面焕新,预计每年可减少2100吨原生塑料的使用,相当于大约1.7亿个550ml矿泉水瓶的重量,将它们连接起来可以绕地球一圈。

  此外,我们现在所有产品都要符合玛氏的包装可持续要求,判断是否可以被循环使用。如果不能被循环使用,大多数情况下这个包装就不能使用。

  在生产端,玛氏的工厂在节能减排、低碳减排方面做了很多事情。比如太阳能光伏发电、蒸汽冷凝水预热回收、生物沼气再利用,还有蒸汽和保温系统的升级。我们也很欣喜地看到,北京怀柔巧克力工厂是“国家级绿色工厂”,有10大低碳项目。我们在广州的永和工厂也于2024年先后被认定为首批广东省绿色工厂,以及国家级绿色工厂。

  在物流方面,我们通过优化仓库设置和运输路线,减少产品运输距离。此外,我们使用新能源卡车运输,皇家宠物食品与玛氏箭牌均已率先启用新能源电动重型卡车,助推低碳物流高质量发展。

  澎湃新闻:玛氏通过“一代人的可持续发展计划”,在护地球健康繁荣、助人类蓬勃发展和促人宠福祉建设三大方面,开展多样的可持续实践与探索。玛氏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是如何影响整个行业的?

  王可:“一代人的可持续发展计划”,这个名字本身就蕴含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所以它必须面向行业和整个世界,也需要带动整个价值链上的伙伴共同参与。

  谈及“护地球健康繁荣”,以包装可持续为例,软塑包装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其废弃物的回收价值较低,导致回收意愿不高,回收收益有限。为此,我们与来自不同行业的优秀企业和行业伙伴携手开展“软塑新生”项目。这是一个社区试点项目,从消费者教育入手,涵盖回收单一材料软塑包装,并积极探索软塑的回收再利用途径,共同打造软塑可循环产业。

  第二个讲的是“助人类蓬勃发展”。早在2008年,玛氏就在中国“种下了第一颗种子”,启动了高油酸花生项目。以往中国农户多种植普通品种花生用于榨油,售价低,难作高品质食品原料。通过该项目,我们采用育种、种植推广等方式,提高了花生的纯度,并参与了行业标准的制定,从而帮助农民提高了收益。

  第三点就是“促人宠福祉建设”。自2019年起,玛氏宠物营养就和不同商业业态一起做项目,叫做“宠享潮生活”,推动人宠和谐社区商业生态体系的共建和发展。皇家宠物食品支持线上、线下文明养宠科普教育,支持上海市首个宠物友好公园建设等。

  澎湃新闻:早在十年以前,在双碳和可持续发展都还没有成为热词的时候,玛氏就启动了“可持续·玛上GO”项目,鼓励青年人围绕生活中的各种环保问题,提出创新解决方案。请问,玛氏当时是出于何种考虑启动这个项目的?为什么选择聚焦青年学生作为行动者?

  王可:青年群体环保热情高、影响力强,玛氏为他们搭建平台,希望激发他们在环保方面的深度思考,让他们发挥创造力,想出更好的方案。项目伴随着中国可持续理念的发展,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使命。初期聚焦解决垃圾分类问题,而如今迈向包装循环阶段。

  澎湃新闻:十年来,“可持续·玛上GO”项目收到9720份设计或倡导方案,影响超1亿人。请问,这个项目在推动青年环保行动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该项目如何帮助青年大学生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王可:虽然学生热情很高,但将想法落地是一个挑战。项目落地后,才会带来更强的参与感,也更容易被检验和复制,从而产生更深远的影响。从2023年起,我们又增设了一个叫做“同行者计划”的活动。我们选择了七个村庄,学生们可以去这些村庄考察,设计出方案后,在当地进行为期半年的实践,检验方案能否落地。

  这个项目更多有落地的场景都聚焦在乡村,因为我们觉得乡村的环保问题挑战更大。比如垃圾分类在大城市可能不再是问题,但在乡村可能还是新课题。大企业或政府在大城市资源相对较多,在乡村资源相对困乏。这也属于前面所说的促进福祉建设的一部分。

  澎湃新闻:2024年,玛氏启动了“绿色加玛,社区新生”计划,这是玛氏在城市社区中推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项目之一。请问,玛氏与华润万家的合作有哪些亮点和创新之处?

  王可:对,我很荣幸参加了2024年11月的闭幕式。这个项目不仅创造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创造了商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选择与华润万家合作,在线下门店举办“好孩子爱社区”课堂活动。在华润万家门店内,开辟出一片区域,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参加课堂,通过环保手势舞和趣味知识互动来教育孩子们。同时,华润万家也在上百家门店启动了废弃包装回收行动,鼓励消费者把使用过的塑料包装投放到指定的回收桶里,并助力包装循环。活动将238公斤废弃塑料制成休闲长椅和垃圾桶捐赠给全国十城13个口袋公园,并附上再生塑料标识进行宣传。这实现了在环境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助力废弃包装再生成为公共设施并重新落户于口袋公园。

  另一个是在商业可持续方面,以消费者为目标群体参与转化。比如,以往可能需要现场参与的项目,如今只需通过H5方式展示图片,就能让消费者参与进来,同时带动生意增长。这也是刚才提到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具体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