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城市管理的浪潮中,垃圾分类与处理成为了重要的议题。为了提升垃圾收运的智能化与精准度,海曙区近日在3000多个商业餐厨垃圾桶上安装了专属的“身份证”——RFID电子芯片。这一创新举措,让垃圾管理从“无序”走向“有序”,将垃圾收运的全过程变得可追溯和数据化。
根据海曙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收运服务科的金鑫负责人介绍,该系统采用“一桶一码”模式,实现了垃圾桶的身份标识和追踪。每个垃圾桶的收运信息,包括时间、地点、重量等数据,都能通过智能称重系统进行自动记录。如此一来,垃圾收运的精准度大幅提升,人工记录误差显著降低,整个过程更加高效、透明。
除了垃圾桶“身份证”的设置,海曙区还在部分垃圾收运车上试点安装了车载称重识别系统和芯片识别计量设备。这一系统通过智能化大数据支持,实时记录垃圾的重量以及收运时间、九游娱乐网址地点等信息,形成了全面的垃圾信息链。管理部门不仅能够精准掌握每日垃圾收运的总量、各商户垃圾的产生量,同时也提升了商户对垃圾收运服务的获得感。
此次创新的真正亮点在于,通过从“按桶收费”向“计量收费”的转变,使收费变得更加公平、透明。各商户含有垃圾产生数据的专属二维码,使得他们能够清晰查看自家垃圾的收运情况,进一步引导其减少垃圾排放,推动源头减量。实际上,这不仅是管理模式的革新,更是对环保理念的深入践行。
在此次智能化管理之前,海曙区的传统商业垃圾收运模式在效率和精准度上存在短板,无法做到垃圾产生量的实时监测。而这一全新系统的引入,不仅有效补齐了这一短板,还通过对接智慧环卫平台,实现了对商户垃圾情况的实时感知与反馈。
海曙区垃圾分类办负责人表示,未来将重点推进中心城区的标准化建设,争取实现非居民生活垃圾桶RFID芯片的全覆盖。待智能称重系统试点成熟后,海曙区计划将其向周边镇乡等区域进行推广,形成更广泛的智能垃圾管理网络,推动建设“源头可溯、计量精准、监管智能”的垃圾分类治理新格局。
海曙区的这一试点工作,是智慧环卫管理转型的缩影,体现了城市治理向智能化、信息化迈进的趋势。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一模式能够为更多城市的垃圾分类与收运提供借鉴,助力绿色城市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返回搜狐,九游娱乐网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