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宣城3月28日消息(记者赵家慧)走进李成亮的“工厂鱼塘”,这个面积有3780平方米的钢结构标准化厂房里看不到一个工人。60个整齐排列的PP材质的陆地圈养桶里,刚刚投放的小鱼游弋其间。
厂房内温度湿度自动调节,每个圈养桶装有进水口、排水口、增氧盘等设备。圆桶外面,恒温机、制氧机、微滤机等设备一应俱全。李成亮只要打开手机,就可以清楚看到桶里的溶氧、水质、温度、水位等数值。
工厂所在的广德市邱村镇地处皖南,水系发达,水产养殖历史悠久,尤其是被当地人称为“桐花鱼”的溪流鱼,有着“淡水鱼中的金枪鱼”的美誉,在市场上深受老饕的青睐。
从2016年开始,九游娱乐网址李成亮养鱼的经验已有近10年。“传统露天鱼塘受季节、气候制约大,冬季低温导致鱼类生长缓慢,夏季高温易发病害,加之水资源消耗高、尾水处理难等问题,产业升级迫在眉睫。”从2018年开始,在冬季养殖的空闲期,李成亮都会去广东学习苗种的繁育,也就是在此时,他接触到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这种养殖模式不仅能提升鱼的数量和品质,还可实现养殖过程零排放,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经过镇村两级的谋划和帮助,李成亮与浙江大学建立技术协作,采用“公司出资金、高校出技术、村里出土地”的合作模式,在双岗村建起了工厂化循环水渔业养殖中心,主要培育鳜鱼、马口鱼、鲈鱼等养殖品种。九游娱乐网址这也是宣城市首个工厂化循环水渔业养殖项目。
“我们从去年3月开始开工,9月厂房建好后,就立刻尝试出了一批桐花鱼,市场接受度很高。下个月就能全面投产,预计有370多万的年收入。”李成亮说,如今通过“工厂化”养鱼,可以精准把控鱼的生长水温以及饲料用量,在确保鱼类营养均衡的同时,避免因饲料过多造成的浪费和水质污染。利用这种模式养殖,不仅鱼苗一年四季都能正常生长,生长周期也从6个月缩短至3个月。
李成亮算了一笔账,单个养殖桶可承载6万尾鱼苗,单产稳定在3000斤以上。当前基地配置的6个养殖桶年总产量可达20万斤,而同等占地面积(1.5亩)的传统池塘年产量仅为3000-4000斤。基于现有养殖规模,今年预计可出产商品鱼20万尾,按每尾1元净利润测算,年度总利润将突破20万元。经综合测算,桶装循环水养殖模式的单位面积产出效益较传统池塘养殖提升约4倍。
邱村镇党委委员田静告诉记者,邱村镇计划联合高校建立产学研基地,推广“傻瓜式”智能养殖设备,力争3年内辐射周边多个乡镇,打造皖南特色水产产业集群。
谈及下一步的打算,李成亮表示,预计今年9月,工厂二期工程可以开工,在扩大工厂化养殖规模的同时,也增加鱼类品种多元化,带动广德市智慧设施渔业零碳产业园的建立,让邱村镇实现养殖规模化,在盘活设施农用地的同时,增加村集体收入,走出一条以渔富民的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邱村镇计划联合高校建立产学研基地,推广“傻瓜式”智能养殖设备,力争3年内辐射周边多个乡镇,打造皖南特色水产产业集群。